糖尿病也早已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,现代社会不健康的生活习惯让糖尿病越来越年轻化。奶茶、汽水、冰激凌、甜饼干、各种糖......这些“甜蜜陷阱”正在悄然地升高着我们的血糖。
事实上,糖尿病离我们每个人都很近!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群每天都可能变成新的糖尿患者,因此“糖尿病前期”者是预防糖尿病的重点人群。
该如何预防糖尿病?出现哪些症状预示着糖尿病的发生?别着急,一起来看看相关的科普吧!
你知道糖尿病前期吗?
糖尿病前期是介于糖尿病和正常血糖之间的一种状态,被认为是糖尿病的必经阶段,是糖尿病的预警信号。就是餐后血糖在7.8mmol/L到11.1mmol/L之间(即糖耐量减弱),或空腹血糖在6.1mmol/L到7.0mmol/L之间(即空腹血糖受损)的状态。
需要注意的是,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的、全身性代谢性疾病。这就意味着,糖尿病目前还无法治愈,且会给全身各处脏器带来不良影响。而人一旦患上糖尿病,过多的糖分在体内循环,并缺乏足够的胰岛素来处理身体内过多的糖分,血糖过高就会对细胞造成损害。
成年人高危人群
▲有糖尿病前期史;
▲年龄≥40 岁;
▲超重与肥胖——体重指数(BMI)≥ 24 kg/m2和/或中心型肥胖(男性腰围≥ 90 cm,女性腰围 ≥ 85 cm);
▲亲属有糖尿病史;
▲缺乏体力活动、静坐生活方式者;
▲有巨大儿分娩史或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的女性;
▲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史的女性 ;
▲有黑棘皮病者;
▲高血压患者 ;
▲血脂异常患者;
▲心脑血管疾病患者;
▲有类固醇类药物使用史;
▲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或抗抑郁症药物治疗;
儿童和青少年高危人群
身体质量指数(BMI) ≥ 相应年龄、性别的第 85 百分位数,且合并以下 3 项危险因素中至少1项:
▲母亲妊娠时有糖尿病(包括妊娠期糖尿病);
▲一级亲属或二级亲属有糖尿病史;
▲存在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临床状态(如黑棘皮病、多囊卵巢综合征、高血压、血脂异常)。
基础体检不准确,最好去内分泌科检查。
有人觉得自己每年都定期体检,里面包括空腹血糖,这样应该就可以了。其实并非如此。我国流行病的数据显示,只测空腹血糖,糖尿病的漏诊率较高,比较理想的情况是同时检查空腹血糖、糖化血红蛋白以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后2小时血糖。
日常饮食三不宜
1、不宜吃各种糖、蜜饯、水果罐头、汽水、果汁、果酱、冰淇淋、甜饼干、甜面包及糖制糕点等,因为这些食品含糖很高,食用易出现高血糖。
2、不宜吃含高胆固醇的食物及动物脂肪,如动物的脑、肝、心、肺、腰、蛋黄、肥肉、黄油、猪牛羊油等,这些食物易使血脂升高,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。
糖尿病前期患者要注重均衡饮食,控制总热量摄入,同时也要保证营养丰富。多吃粗粮蔬菜等高纤维食物,少盐少糖,少吃高油脂的食物,采用植物油烹饪,增加不饱和脂肪酸摄入,控制不理想时可选择低升糖指数的食物。
适合糖尿病人的运动
▲跳舞:跳30分钟可消耗热量为165卡。
▲爬坡快走:30分钟可消耗热量320卡。
▲慢跑:30分钟可消耗热量295卡。
▲游泳:以自由泳为例,30分钟消耗热量255卡,1小时为510卡。
▲骑自行车:时速低于16公里,骑30分钟消耗热量145卡。
▲家务:做30分钟家务,如种花、除草等可消耗热量165卡。
增加日常的活动量及运动量,能改善脂肪组织的状态,提升胰岛素敏感性、改善葡萄糖耐量。长期在办公室的人,要减少静坐时间,间隔放松一下。
糖尿病如今已成为常见病。普及糖尿病知识,使每个糖尿病患者都正确的认识糖尿病是非常重要的。